灯都会熄灭,但记忆不会熄灭
编辑:admin 日期:2018-12-13 09:16:46 / 人气:
今天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。举城、举国深切悼念所有的遇难同胞。刻在墙上的名字被烛光和泪光一遍遍轻抚,这是一场“桐祭”。桐与痛,桐与同,都在我们的心里。
每一年的这一天,都会追思和呼唤,追思逝者,呼唤和平。今年的这个日子,或许有了些许不同——因为这一年,走了太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,活着的幸存者已经不足百人。我们由衷感觉到,我们的纪念和“抢救”,需要和时间赛跑,需要拿出更多的方式。
抢救那些行将消失的资料,特别是,抓紧“扩容”来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讲述内容,这是不容迟疑的要务。
这当然是历史叙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。在历史叙事中,还有很多重要的事。但是,历史的“活证据”,需要我们更加珍惜。通过更多的形式,留住更多的第一手资料,传播更大的共鸣,让记忆接口布得更多,让和平之根扎得更深,这是历史和未来对我们的厚望。
在幸存者照片墙之前,幸存者葛道荣说的一句话,值得我们铭记:虽然这里的灯都会熄灭,但记忆不会熄灭;幸存者们不会被忘却,真相更不会被忘却。
我们不知道那一天何时悲怆而至,但是我们知道,记忆之基越坚固,证据之链越坚韧,我们越有力。
他的讲述,平和有力。这样的讲述,足以代表经历过那一段血色岁月的人们的心声。
感谢他们的豁达与强大。感谢他们的回眸与期冀。
对于那些矢口否认历史真相的顽固者而言,历史“活证据”的渐凋零,可能会令其“轻松”——这是一种极其无耻缺少人性的感情。然而,我们这些年在历史领域的不断“赶路”“拾遗”和挖掘,逐步形成了一种影响到全世界的记忆体和共鸣体,在世界反法西斯的宏大语境中交融不息;视野和内涵的扩大,使得一城一难的悲鸣,早已升华为一个国家的感同身受。
警惕恶意,拒绝忘性,我们做得越多,遗憾就越少,也就越能告慰那些渐渐离去的幸存者。
从这个意义上而言,现代快报推出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“一分钟证言”,正是这样一份弥足珍贵的“急就章”。(伍里川)
(责编:黄竹岩、张鑫)
上一篇:今明两天的太阳,叫做“冰箱里的灯”下一篇: 以前车看灯 现在灯看车
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
推荐内容 Recommended
- 南京长江大桥维修完90% 299根玉兰灯11月回归10-25
- 沙头角鱼灯节10-22
- 售价99元到上千元 护眼灯真能预防和控制近视?10-18
- 灯光秀时间调整每场提前半小时举行10-15
- 如何做到千城有千面?城市灯光可成定制品10-10
- 超美!浙江杭州“灯光秀”:璀璨灯光点亮钱塘两岸10-06



